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六十九章 南边的人来了津门
第(1/3)页
津门,火车站。
普通车厢下来一群又一群穿着粗布衣裳的汉子,这都是来津门讨生活的人。
这个冬天豫省和皖、鲁的一些地方一场雪都没下,庄稼人已经反应过来,今年又将是个年瑾。
他们近乎本能的开始为即将到来的饥饿做准备,春天发芽的树木,嫩芽被揪下来,像炒茶叶一样炒干。
草根和榆树皮都要提前去挖、去扒,等真到挨饿的时候,这些东西早没了。
甚至就连观音土,也要趁着有力气的时候,早早挖回来过筛,筛的越细,活命的概率就越大。
如果外地有亲戚,那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壮劳力送过去,尤其是城里有亲戚的,哪怕不要工钱,也要去城里干活,只要能找到一个吃饭的地方,这时候省下一口粮食,那到挨饿的时候就能救一条命。
现如今,城里人和乡下亲戚几乎是形成了一种默契,每当有亲戚进城,那城里人要尽可能的给予照料,帮他寻找一个能吃饭的活计。
而打起仗来,城里人需要下乡躲避,乡下的亲戚也要尽可能的予以庇护。
这种经历过饥饿和战火的亲情,是后世许多人理解不了的。
当你怀着忐忑的心情,经历路上的劳顿,束手束脚的走进一个血缘关系或许并不怎么亲近的同族人家里,这家的女主人笑着为你递上一碗红糖水煮鸡蛋,这种场景会在一瞬间唤起血脉中那伟大的联系,而这碗鸡蛋糖水会喝的人掉眼泪。
车站上,有亲戚来接的,更多的则是忐忑不安的背着行李走出去,他们要凭借记忆里或纸条上的地址一路打听,如果运气好,能在天黑前找到亲戚家,如果运气不好,恐怕就要在外面过夜了。
赵立俊也随着人群下了车。
旁边一个人嘀咕道:“处长,这地方比沪上还要好上几分!沪上都是走来走去的摩登小姐,富家少爷,这地方待的舒服嘿!”
赵立俊瞪他一眼,属下马上就不吭声了。
“老规矩,分散开住下,明天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z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