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炸春卷
第(3/3)页
,把韭黄切长了,在包的时候就可以处理好,如果切得太碎,那在炸的过程之中就会里面的韭黄就会“移动”,从而出现一头有馅一头没有馅的情况,所以说,切长的韭黄是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
接下来赵海生开始处理的是肉,赵海生选用的并不是全瘦也不是全肥的肉,他选择了六分瘦四分肥的肉,放到砧板上之后就拿起了刀,随之就是手起刀落,一阵细密的声音开始就像是春雨一般响了起来,声音不大,就像是春蚕进食一般,但是同时又如同连绵的春雨一般绝不间断。
看到赵海生的刀功,费玉华更是点头,笑着对孙志成说:“我说孙老头,海生的刀功却是比你好得多了。”
孙志成点了点头,说:“这个当然,我甘拜下风,有时候我就在想,这个乡下小子到底是怎么样练出这样的本事来的。这种刀功,没有个几十年的火候那是出不来的,可是现在这小子才几岁?难道世界上真的有天才这一说?”
孙志成在这实践方面那当然是没有办法和赵海生以及费玉华相比较的,但是他在这一行当浸淫这么多年,眼光还是很独到的,所以他这话倒不是溢美之辞。
把肉剁成沫之后,赵海生又把蛋打在碗里,用筷子飞快地把蛋打碎。面费玉华刚才已经搓好,所以这个倒是用不着他费功夫。最后,赵海生把肉、韭黄再加蛋混到一起,做成馅,然后就用面皮把馅包起来,做成一根根一指长,长扁体形的春卷。
最后,就是油炸了。赵海生只做了五根春卷,他并没有一下子全部放下去炸,而是一根一根地炸。
在炸之前,赵海生又往灶里加了一把火,所以整锅油猛地一下子温度升了起来,看到温度已经足够,赵海生才把一根春卷放下去。
“滋!”
一声轻响,油锅里的春卷猛地一下子翻滚着然后颜色也迅速地变成金黄,而赵海生早就拿着一双长长的竹筷子,飞快地拨动着油里的春卷,让春卷能更均匀地受热!
时间似乎已经过了很久,但是事实上却只过了一分多钟,赵海生就已经把春卷从油锅里夹了起来,就放在架在油锅上的一个小滤网上沥起油来,如法炮制,赵海生飞快地把剩下的四根春卷也炸好了。
看到油已经沥得差不多,赵海生拿起一个碟子,把春卷夹到碟子里,递向费玉华,说:“春卷已经炸好,请费老和孙老一起尝尝。”
“好好!”费玉华并没有客气,马上接了过来,走回桌子前坐了下来,而孙志成当然也就马上跟了过去。
费玉华看了看碟子里的春卷,只见色程金黄,就像是秋天成熟了的稻谷一样,其实炸春卷的功夫是很考究的,比如就说这色,那也得首先得金黄,然后是均匀,很多春卷炸出来猛一看是黄金,但是仔细一看,那可就是有的地方深一点,有的地方浅一点,这就是在炸的过程之中油温控制不好,不能均匀受热造成的。
所以说,一根好的春卷在这色泽上首先要求的就是金黄然后颜色均匀。赵海生这五根春卷炸出来竟然都是一个颜色,让费玉华这种已经炸了一辈子的春卷的人也都不由得暗暗称奇,也只有他这种人才明白这到底有多么难做到。
春卷有基特殊性,不能放太久,最好是一出锅就上桌,一上桌就马上吃。
所以,费玉华马上就拿起筷子夹起春卷,放到自己的嘴里,先是一咬。春卷讲究的是外脆内滑,所以这炸的时候就讲究功夫,要把外面的面皮炸得香脆,这才是第一等的功夫。所以,当费玉华这一口咬下去,马旧就听到自己的嘴里传来一阵“刷”的声音,外皮一下子就像是枯木一般、又像是薄冰一般,在这一咬之下就马上断掉,他就知道这“外脆”一条,赵海生是完全做到了。
外皮咬开之后,一股热气马上就“腾”的一声冲到了费玉华的月腔里,夹在这一股热气之中的是一股浓浓的香气,这股香气由韭黄的清、鸡蛋的甜,加上肉的腻,让费玉华不由得马上又加快了自己的动作。
当慢慢地嚼的时候,费玉华就明显地感觉到赵海生的心思。
春卷在外面是面皮,这是与油直接接触的,而里面的韭黄、鸡蛋和肉都没有和油直接接触,但是滚油的热量透过面皮传了进来,密闭着的面皮就像是一个小小的蒸笼一般,把里面的韭黄、鸡蛋和肉一下子就在极短的时间内“捂”熟,这种做法让韭黄和鸡蛋在熟之后还保留着足够的水分,所以很是嫩滑,而六分瘦四分肥的肉也在这种方式之后“蒸”出了油,而这油也没有跑掉,就在春卷里与鸡蛋、韭黄“泡”在一起,让整个春卷的韭黄、鸡蛋和肉都变得更滑,更香,口感的层次更多!
“好!”
放下筷子,费玉华只说了一句话,但是这一句话却是包含了太多的意思。
赵海生点了点头,笑了一下,能得到像费玉华这种在春卷上花了一辈子心血的人的一声称赞,已经很不容易!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z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