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杂鱼煲
第(2/3)页
是这样。”
把鱼都清理干净之后,赵海生又拿出一个直径大概是三十厘米左右的瓦煲,先是倒下了豆油,然后再把鱼放下去,放的时候很小心地把大的放在正同,然后就是小的。
把鱼都放好之后,赵海生才开始清洗起河虾来,这河虾可不少,而且这些沙虾在水塘里已经生长了不少的年头,虾的身上可都积了不少东西,得一只一只地洗干净,甚至刚才赵海生还抓到了几只螃蟹,也都一并洗干净之后放到了煲里。
看着下面是鱼,上面是河虾和螃蟹,也把整个煲都堆得满满当当的,赵海生的心情也开始愉快起来,看来今天晚上的这一顿饭应该是很不错的。
“这里有没有姜?” 赵海生突然问。
“我去找找,应该有的。”杨震应了一下,到厨房里找了一会,拿出了几块大的姜。
赵海生接过一看,可是满意得很,这可都是老姜,可是好用得很。赵海生拿起刀把这些姜拍扁,也不切开,就这样几大块地扔到了煲里。
把盖子盖上,赵海生端起煲就往厨房走去,杨震自然是跟着一起走进了厨房。
把煲搁在了灶上,赵海生生起火来。
杨震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当看到赵海生把火生得老大,才不由得惊讶地问:“海生,你这火是不是太大了一点?我虽然没有吃个猪肉也看过猪跑,你这火也烧得太大了一点吧?”
赵海生的火生得确实是有一点大,似乎把整个煲都“埋”在了火里了。
“呵,杨老,这火就得这样大,越大越好,把整个煲都‘埋’在火里,这样才能煮出好吃的东西来。” 赵海生一边说一边继续往灶里加着稻草,火势更加地大了起来了。
“真的还是假的?你确实你这样煮是没有错的?”杨震一幅很不相信地神情说。
“杨老,你放心,正所谓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您老一会试试不就知道了?” 赵海生很是沉着地说。重生之前,有些时候赵海生煮鱼虾的时候,也喜欢用这种方式,煮出来的东西的味道会有特殊的味道,今天看着这一堆的小鱼小虾的时候,他也就灵机一动,又想起这种“闷烧”的做法。
听到赵海生这样说,杨震就不再说什么了,毕竟在这方面他可不是什么专家,相反,赵海生摆出的这一幅专家的模样,他就不可能再说什么了。一切就等赵海生把这鱼煮完之后,自己试吓一下就再发表意见好了。
赵海生很快就把鱼给煮好,毕竟在这样大的火之下,东西是很快就煮熟的。
“还有没有饭或者是粥什么的?” 赵海生问。
“中午还一些粥,应该够我们两个人吃了。”杨震指了指灶头旁边的一个大大的铝煲说。
“行,那我们就开饭吧。”
说着,赵海生把厨房的一角摆着一张小木桌拿到外面的大树之下摆好,又支好凳子,就把鱼端到桌子之上,摆好碗筷,那就一切就绪了。杨震在房间里找了一会,拿出了一瓶酒和两个酒杯。看来是真的打算和赵海生来喝上两杯了。
“这是村子里酿的米酒?” 赵海生看着杨震手里的这个瓶子,上面没有任何的标签,应该是村子里自己酿的散装的米酒。
“没错,这种酒虽然不太讲究,但是这种不太讲究也让它有了一股野味,我倒是挺喜欢的。”杨震坐了下来,给自己和赵海生都倒了一杯。
“来,我们先喝一口。”杨震举起了酒杯,对赵海生说。
“叮!”
两只小小的酒杯碰了一下,当然,现在这种场合赵海生也不用着和杨震太客气,非得一口干了不可,所以两个人不过是轻轻的喝了一小口就放下了,这种感觉反而不错。
这个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了,村子不大,所以还真的说得上是鸡犬相闻,夜风之中不时飘来一阵饭菜的声音或者是母亲叫孩子吃饭的叫喊声,再加上牛狗的叫声,给人一种很恬静的感觉。
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之下吃晚饭,赵海生也有好一段时间没有过了。最近这一段时间事情多,劳心劳力,这个时候一放松下来,这整个人的感觉也就马上就不一样了。
“来,试一下我的这个鱼。”放下酒杯之后,赵海生笑着说。
“这一道菜叫什么名字?”杨震看着赵海生的手已经伸向煲盖,问。
“就叫杂鱼煲吧,这里面可是有鱼有虾有蟹,这鱼也有好几个种类,都是杂夹在一起的,就直拉恕杂鱼煲得了。” 赵海生想了一下说。
“哈!这倒也贴切得很!”杨震先是一愣,然后就说。
其实,这个名字倒不是赵海生自己想出来的,这在海边,特别是近海的地方捕上来的鱼,当然不可能是同一个种类的,往往是好几个品种,每一种都有几条,农村人吃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的讲究,往往就把这些鱼虾什么的都扔到同一个煲里一起煮,因为这鱼虾的种类比较杂,叫直接叫“杂鱼煲”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z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