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抵达 后悔_华娱似水流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66章 抵达 后悔

第(2/3)页

,涨的太多,很多小公司根本请不起大腕,而没有大腕带来的影响,拍出的作品又没票房成绩,恶性循环下不少公司已经到了濒临破产得地步。”宋戈继续说道。

顾炜当然明白这一点,要知道无论是新涌入的资本,还是传统影视制作公司,他们都是演员片酬争议的推手,因为不断上涨的片酬,让资本承担更大风险的同时,收益的增长却没有成倍的高于风险。

“一直以来,电视剧行业最赚钱的是电视台,在电影行业,是制作公司、院线,可资本赚钱的时候为什么没人站出来指责?

相比之下,演员其实是弱势群体,所以,当演员想从这份蛋糕里多分一点时,有人坐不住了,呵呵。”

“他们最理想的状态,最好是一个演员五万块钱就能打发。”宋戈也调侃道。

不过演员的片酬太高,对于制作方而言,他们承担的风险确实在成倍增长。

举个例子,七八年前立项一部电影,投资一千万出头就能拍,稍微卖个三千万票房就能回本。

但是现在,比如说请个一线男星/女星去拍一部戏,单单一个人就得占去两三千万的片酬预算,也就意味着总投资至少得三千万,即使同样卖六千万,算上税,一来一回制作方少赚了一半多。

而且因为制作成本的提升,宣发费用的增加,资本方不得不拿出更多的钱投入,到最后只能想办法降低成本,而当他们环顾一圈后,最终才发现演员就是最好欺负的对象,就像现在资本方不是赚不到钱,只是他们觉得赚的还不够多。

但是反过来,过高的片酬对于演员也是巨大的伤害,因为制作方为了尽可能的控制风险、压缩成本,一方面在制作时免不了粗制滥造,或者干脆拿着这笔钱去造星,再签下一份二八分的十年长约,虽然同样需要支付片酬,但是不过是把钱从左手倒腾到右手,而且但凡赚的,全都是利润。

所以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眼下的情况,电影、电视剧质量全面下滑,烂片越来越多。

顾炜叹了口气道:“这就是资本涌入的恶果,尽管当初片酬是他们抬起来的,但是资本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最大化的效益,至于整个行业的死活,并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而且顺带还把行业名声给搞臭了。”

“那,会一直这下去吗?”宋戈疑惑的询问道。

“肯定不会。”顾炜摇了摇头,“因为大多数观众的素质在提升,已经有一些人接受不了资本往他们嘴里塞屎了,尤其如果有几家公司认认真真的拍好剧,对比之下,群情爆发,反噬就来了,所以,老老实实地控制好公司作品的质量问题,在市场这么大的情况下,这种整体粗制滥造只是暂时的。”

“那我们要加入嘛,听说博那、光线他们打算联合起来向总局反映,控制演员片酬范围。”宋戈再次询问道。

“嗯,加入,不过我们的要求和他们有区别,要求降低头部演员的片酬,增加二三线明星艺人的片酬待遇。”

国内娱乐圈虽然一直强调仿照好莱坞模式发展,可这么多年过去,拍电影的技术没学多少,明星艺人的分段式片酬倒是学的一模一样,明星艺人也是饱的饱,饥的饥,头部演员的片酬堪称天价,再往下则是断崖式下降。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很多年人只想着出名,丝毫不在意演技,就拿人艺的话剧团队来说,老戏骨赚不到钱,年轻人不愿意去学,整个行业处于严重的畸形繁荣,顾炜都担心再过十几年国内还有没有真正的演员存在了。

“这点我支持你,包括你前段时间说的提高旗下艺人待遇,新的协议钟立方拟订好了,到期的合约会重新签订。

对了,总局找我聊过两次,意思不言而喻,国内不允许出现垄断性的集团。”宋戈当初野心勃勃,可国内环境如此,一但发展到一定规模,上面就会出手。

“没事,低调点就行,国内的票房分账对制片方太不友好,搞娱乐想发展成特大公司都难,呵呵。”

顾炜摇了摇头,愈发觉得当初就应该趁着韩三评还在位,用《流浪地球》逼院线方提高分成比例。

一般人都觉得一部电影如果票房大卖,制片方肯定不少赚,可实际情况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zw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