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34章 目瞪口呆
第(2/3)页
《建立职业军》。
戴高乐在书中提出了有必要建立一支结合机动能力和毁灭性火力,既能够主动出击、又能够出奇制胜的装甲师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应该成立一支职业军队,与常规军配合作战。
然而,这一设想除了得到右派议员保罗·雷诺和菲利普·塞尔的支持外,没有得到其他人的热烈反响。
但是,在国外,尤其在德国,戴高乐提出的使用装甲部队的想法却引起了极大的注意。
他在法国的著作在出版的第一时间就被史塔西想方设法的搞到了原本,然后送回国内大量印刷出版。
基本上所有德国军校的学生授课课程里面都有这两本书。
在巴黎,戴高乐经常拜会以主张改革马奇诺防线防御战略的埃米尔·梅耶上校为首的各界人士。
但他们二人的观点都没有被认可。
从戴高乐和古德里安二人作品受到的待遇区别就可以看出德国跟法国对于装甲兵作战重视程度的不同。
我们可以非常确定的下结论,德国在机械化作战的发展程度上远超法国,在实战中也必将远胜法国。
哪怕法国也有优秀性能的坦克,也改变不了这个结局。
就像1894年清政府再多一艘致远舰也打不赢甲午战争一样。
决定战争胜负的不是武器,是人。
回到指挥部里。
“苏联人似乎并没有建立成建制的装甲部队,他们只是把坦克混在步兵师里面,当做辅助进攻的工具。
你把他们的坦克的进军速度当成跟步兵一样就行了。”
赖歇瑙否决了克鲁格的观点,苏联红军的步兵三天跑三百公里都勉强。
更何况你中间还得经过那么多波兰军队的狙击。
就算波军因为首都被围攻而无心厌战,他们站在路上也足够迟滞苏军的推进速度了。
“那会是通过什么办法做到的呢?”
克鲁格沉思。
……
B集团军对于苏联进展神速还只是处于揣测的阶段。
不过,对古德里安来说心情就没那么好了。
本来他的部队在完成了对华沙的包围之后,便扔下了波兰首都继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z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