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穷追猛打_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4章 穷追猛打

第(3/3)页

纳河一线构筑了大约300英里的防线,这条防线就是魏刚防线。

  魏刚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他这个防线是这么布置的:

  他将部队分散布置于法国的各个乡镇和村庄中,并利用手头的火炮将这些村庄加固成一个个环形阵地,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刺猬一般。

  然后,在这些防线后面是配备了B1重坦的机动部队。

  一旦哪个位置的村庄遭到德军的穿插包围,这些机动部队就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来个反包围,村庄内的守军再来个“中心开花”。

  如果大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所了解的话,就会发现此时的法德两国又回到了一战时期两国的交战线,貌似法军只要守住这里,还是能把德军阻挡在索姆河以北的。

  魏刚的战术也是基于此制定的。

  然而,战术是一个好战术,只是用错了时间和对象。

  因为今时不同往日,当年推进到索姆河一线的德军是强弩之末的德军。

  当年的德军通过“索姆河地狱”和“凡尔登绞肉机”两场大战不仅让法军流干了血,而且也让自己流干了血。

  这套战术对付流干血的德军没问题,但此时的德军却是满血复活的德军。

  因为在先前的镰刀闪击战役中,德军基本没什么损失。

  而古德里安们也不是当年的小毛奇、法金汉所能比的。

  而且,一战时还没有正儿八经的空军呢,而此时已经是飞机满天飞了;

  关键的是,此时满天飞的飞机全是人家德国佬的,法国的飞机已经损失殆尽了,制空权没了。

  敦刻尔克大撤退之后,德军元帅勃洛姆和曼施坦因迅速制定了代号为红色方案的法国战役第二阶段计划。

  这一计划并不复杂,就是集中德军在法国的全部兵力,也不分什么主攻和助攻了,全军挥师南下,彻底击败法国。

  B集团军群为右翼,从索姆河正面突破,突破后一部攻占沿海城市,一部攻占首都巴黎;

  A集团军为左翼,向埃纳河作正面突击,突破后一部继续向南推进,一部再转向西进,去消灭在哪里躺平式作战的马奇诺防线守军。

  通俗的讲,就是德军现在一刀把盟军砍到残血了,接下来就是抡起两个拳头对着法军左右开弓、重拳出击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zwx.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