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三十二章 新生代
第(2/3)页
茶素也不差,明胶止血,从小时到分钟。
张凡是怎么都没想到,霍欣雯这个丫头,竟然想到依托水凝胶止血属性形成给药系统。虽然这种研究没有形成什么跨时代之类的说法。
但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按照张凡的看法,霍欣雯这个方向是对的,而且这种方向不光需要科研水平还要有临床水平,可以说,厚积薄发。
霍欣雯的博士答辩在茶素医院外科楼的国际会议厅举行。这个能容纳300人的会场,平日里用于大型学术会议或医院战略发布会,此刻却被布置成了答辩现场。
本来张凡想着找个大一点教室就行了,不过卢老头不愿意,“又不是见不得人!”
老爷子感觉比霍欣雯还紧张,由不得老头不紧张。
一辈子医生,一辈子英明临了临了出了一个逆徒,小霍这丫头就是给老头正名的,并不是我们肝胆落寞了,我们是走了曲线主义,你看张凡打好基础,现在霍丫头这不就是站在他的肩膀上了吗!
所以,大清早的,卢老头西装革履的,红领导都打上了,估计比当年他娶媳妇都重视。
深红色的绒布覆盖着主席台长桌,七把高背椅肃然排列,桌签上烫金的名字在灯光下折射出沉甸甸的分量:吴老(主席)、刘院士、蒋教授、梁教授、王教授、张凡(主导师)。
张凡看着眼前的铭牌,他有点微微的不好意思,不过也就微微那么一下。
台下第一排,是茶素医院胰腺中心、肿瘤内科、药剂科的核心骨干,这些都是人家团队的成员。
按照惯例,这种级别的答辩虽隆重,但终究是院内事务,参与者多为本院师生及相关领域同事。然而,当会议厅大门在预定时间前半小时打开时,涌入的人潮让负责会务的王红和老陈倒吸一口凉气。
门外走廊早已水泄不通!
不仅有本院各科室闻讯赶来的医生、研究生,更有大量风尘仆仆的陌生面孔。他们提着行李箱,有的还带着未拆封的酒店洗漱包,显然是刚下飞机或火车就直奔会场。人群中,王红认出了几位重量级人物,偷偷的给老陈指点:
华东某顶尖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带着三名博士生,正低声向学生讲解着什么;华西医院肝胆胰外科的一位资深教授,昨天还在朋友圈发查房照片,此刻却出现在茶素;广州某微创外科中心的PI,身边围着几个年轻研究员,手里还拿着打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zbzwx.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